會意字
作者簡介:李大遂,北京密云人,文學碩士。1967年從教,歷任小學、中學、大學教員。學術研究以漢語文字學和對外漢語教學為主。曾任北大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選修課教研室主任數年。曾受聘為國家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考評組專家。曾赴泰國華僑崇圣大學中文系、美國狄根森學院東亞系任教。1
會意之名的解釋
許慎的《說文解字•敘》說:“會意者,比類合誼,以見指?,武、信是也。”意思是說,會意造字法是合并幾個意義上有關聯的字,顯示出新組成字的意義。“武”字甲骨文寫作,小篆寫作
,由“止”、“戈”兩個字組成。“止”是“趾”的本字,就是腳,在“武”字中表示行走的意思;“戈”是古代的武器,兩個字合起來表示手持武器前去戰斗,因此“武”是一種英雄的行為或形象。“武”字的意思是會合“止”、“戈”兩個字得出來的。“信”字本義是信息、消息。不論是口頭的信息還是書面的信息,都是人說的話,所以,“人”、“言”兩個字合并起來表示信息的意思。“武”、“信”就是會意字。這種造字法之所以被稱為“會意”,就因為它是會合幾個字的意義以后,產生新字的意義。又因為會意字以象形字為基礎,所以,也有人把這種造字法叫做“象意法”。
會意字的類型
會意字是合并兩個或兩個以上現成的字組成新字,會合出新字的意義。組合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,但概括起來,不過兩大類型:同體會意和異體會意。
一、同體會意字。同體會意字的幾個偏旁是同一個字,按偏旁的組合形式可分為四類。
1.并列式常見的并列式會意字一般是兩體結構,如:
2.重疊式 常見的重疊式會意字一般也都是兩體結構,如:
3.品字式 品字式會意字只限于三體結構,如:
4.并列重疊式,并列重疊式會意字數量很少,只限于四體結構,如:
二、異體會意字。異體會意字數量多,組合的形式也多種多樣。根據不同的會意方法,可以大體分為四類:
1.圖形會意式。這類會意字由圖像性很強的象形字組合而成,可以通過幾個偏旁之間的圖畫性關系,使人悟出字的意思。如“寇”(kòu)字,金文寫作,本義是侵犯、劫掠,由“宀(mián)”、“元”、“攴(pū)”三個字組合而成,像手持棍棒之類的武器進入房子里打人。“休”字,甲骨文寫作
,本義就是休息,由“人”、“木”兩個字組合而成,像一個人在樹下休息。“焚(fén)”字,甲骨文寫作“
”,由“林”、“火”兩個字組成,像火燒林木。其他如“及(
)”、“?。?img alt="" src="/d/file/p/2020/09-07/fa310605f99583aa233cc53d7095847d.png" style="width: 32px; height: 35px;" />)”等也是這類會意字。
2.意象會意式。這類會意字是通過偏旁字義間相互關系,使人產生某種意象,從而領會出這字的意義。如“尖”字,由“小”、“大”兩個字組成,通過這兩個字的字義和它們的位置關系,使人產生某種一頭大一頭小的形象,從而領會岀字義。“忐忑(tǎntè)"是聯綿字,“忐”由“心”、“上”兩字組成,“忑”由“心”“下”兩字組成,看到這兩個字,人們仿佛看到一個大的心在上上下下地跳動,領會到“忐忑”的字義是大的心情極度不安。其他如“卡”、“掰(bāi)”、“孫(孫)”等字,也是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。
3.偏旁字義連接會意式。這類會意字的字義,是偏旁字義連接起來得出的。如:耷(d?。?,字義是大耳;嵩(sōng),字義是山高;塵,字義是小土、灰塵;巖,字義是山石;歪,字義是不正;糴(dí),字義是買入米;糶(tiào),字義是賣出米;倆,字義是兩個人。
4.指事性會意字。這類會意字以表示整個人或動物的象形字為基礎,添加表示身體某一器官的字組成,表示器官的字在新字中起指示符號作用,如:

“臭”讀xiù,本義是用鼻子聞,后來這個字用于表示氣味,后又特指難聞的氣味,讀chòu,給“臭”加“口”旁,另造一個“嗅”,讀xiù,表示用鼻子聞。
除了同體會意和異體會意這兩大類會意字之外,還有幾種字人們通常也把它們看做會意字。例如:“甩(shuǎi)”字,造字的人把“用”字中間的一豎拉長向右拐一個大彎,像把用完的東西順手扔掉的樣子。也有寫一半或改變方向會意的。例如:“片”字,小篆寫作“”,取“木”字的一半,表示木片;“叵(pǒ)”字是“可”的反寫,意思是“不可”。這類會意字數量極少,這里只是附帶一談。
會意法的進步與局限
會意是在象形、指事的基礎上發明的造字方法。象形法、指事法在造字數量和表意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,遠遠不能滿足記錄傳達語言的需要。會意法突破象形、指事兩種造字方法的局限,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現成的字組合起來,表示一個新的意義,組合的形式靈活多樣,表意的方法也更豐富。與象形、指事相比,會意法的進步在于:
一、會意法所造的字,字義更加明顯,容易理解,也便于記憶。特別是,會意法所造的字,能表示許多抽象的意義或概念,這就大大提高了漢字的表意能力。
二、會意法開辟了合體造字的道路,為漢字大量孳乳提供了條件。因此,會意造字法的發明,是漢字發展史上的重大進步。據王筠統計,《說文解字》的9353個字中,會意字共有1254個。會意法直到近現代還在被人們使用,如“甭”、“歪”、“塵”、“淚”、“灶”、“體”等,就是近現代新造的會意字。
但是,會意字有不能標音的缺點,記錄語言仍然不方便;在表意方面也存在表意不明確、不全面的缺點;在造字量方面,雖然比象形、指事有大幅度增加,但也有一定限度。社會在進步,語言日益豐富,人們還要有新的造字方法才能記錄和傳達語言的需要。
——摘自 李大遂《簡明實用漢字學》
漢典:zdic.net